Logo waagner blue
新闻中心
聚焦舞台技术:悉尼歌剧院音乐厅的焕新设计之旅

article

聚焦舞台技术:悉尼歌剧院音乐厅的焕新设计之旅

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Opera House Trust used under licence Large©Sydney Opera House Trust; used under licence

当全世界因新冠疫情爆发按下了暂停键,全球物流链陷入停滞时,瓦格纳比罗分散全球的团队却逆流而上,成功完成了对悉尼歌剧院音乐厅的改造壮举。如今,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享誉全球,这恰恰是坚定决心与团队精神的象征。
我们与格奥尔格·塞利格(Georg Seliger)和亚历山大·阿蒙(Alexander Amon)两位同事回顾了这些挑战时刻。

Sydney Opera Concert Hall CH AT 01 Large©Evolving Picture

阅读时间 05:46

格奥尔格·塞利格(Georg Seliger)的精彩职业历程:从规划到项目管理

格奥尔格·塞利格(Georg Seliger)不仅是音乐厅改造项目(2019—2022年)的项目经理,还曾在2015年至2017年间担任悉尼歌剧院琼·萨瑟兰剧院(JST)改造项目的设计工程师

您先是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设计工程师,如今则是作为项目经理,有幸从两个不同维度了解悉尼歌剧院

那么在最近这次项目中,您承担了哪些任务?

在音乐厅改造项目中,我肩负的任务繁重艰巨,充满挑战的同时也令我收获颇丰。从最初为瓦格纳比罗舞台系统股份公司销售部门提供支持、参加与悉尼歌剧院协调会议,到管理一支由15名办公人员和20名现场施工人员组成的团队,我的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。

项目难点在于有效协调团队,并与客户和分包商进行良好沟通。内部会议和设计会议至关重要,因为这个项目需要许多具体解决方案。

监控材料交付、进行工厂验收测试和功能测试,以及与维也纳各部门的施工现场协调和沟通都极为关键。协调整合各方力量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这无疑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挑战。

这两个项目之间的最大差异是什么?

最大差异是安装技术的复杂性。鉴于结构条件的限制和交货期更短,音乐厅项目的要求显然更为苛刻。琼·萨瑟兰剧院(JST)项目的大部分施工已完成,而音乐厅项目仍在施工阶段面临诸多挑战。音乐厅项目的一个额外挑战是,由于技术复杂性,需要进行更为密集地协调和沟通工作。然而,两个项目的最大差异在于沟通方式。作为设计工程师,我主要与琼·萨瑟兰歌剧院的项目经理联系,与所有相关人员保持持续沟通。通过密切协调与开诚布公地交流,确保满足所有要求,使项目顺利推进。

Sydney Opera JST Works 22 12 17 174 Large©Evolving Picture
Sydney Opera Concert Hall TZ 46 Large©Evolving Picture

琼·萨瑟兰剧院的卷扬机室 / 与音乐厅的卷扬机室 ©Evolving Picture

作为项目经理,您是如何度过工作日的?

开很多视频会议!(笑)由于时差的原因,我每天清晨就开始工作,因为那是与歌剧院项目团队举行所有会议或视频会议的最佳时间。早上,我会与现场设计工程师亚历山大·阿蒙(Alexander Amon )进行日常交流,探讨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。随后的一整天里,我都在与瓦格纳比罗的后勤和施工团队进行密集的内部协调。

疫情对项目产生了多大影响呢?

由于航运空间缩减和生产时间延长,交货变得更加困难。入境规定也使项目执行难度加大,因为新冠疫情期间,需要获得豁免才能进入澳大利亚,而且每天只允许少数人入境。人事方面也颇为棘手,因为疫情期间人事方面的灵活性受到限制。

技术方面存在哪些挑战呢?

技术挑战无疑是非常严峻的,尤其是在有限的空间和静态条件下设计台上舞台设备时。我们必须量身定制解决方案,包括经过重量优化的电缆卷扬机、自动化电缆卷筒以及定制横幅式吸声板,从而满足音乐厅的要求。

一个特别的亮点是在台下安装了一套大型舞台车台系统,该系统可根据需要安装座椅、扩大舞台区域或增设多排座椅。

此外,还开发了创新的反射器,包括舞台上方的漂浮式、可调节反射器以及壁挂式反射器,可快速进行声学调整。这些技术产品不仅解决了项目的难题,更是对我们杰出施工和设计的有力体现。

音乐厅和琼·萨瑟兰剧院(JST)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技术相似之处?如果有,请说明是哪些相似之处。

这两个项目之间确实有相似之处。与欧洲项目相比,澳大利亚标准下的卷扬机和升降台驱动器的驱动安排有所不同。得益于琼·萨瑟兰剧院(JST)的项目经验,我们能够借鉴之前的设计知识,因为两个场馆的一些卷扬机类型非常相似

尽管音乐厅的台上设备独具特色,与琼·萨瑟兰剧院的“正常”拉索地板几乎没有共同之处,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之前处理澳大利亚安全标准、工作流程和行政挑战的经验中汲取养分。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教会我们如何顺利推进音乐厅项目。

与音乐厅幕后与现场设计工程师亚历山大·阿蒙(Alexander Amon)的对话

您参与这个项目多长时间?

从2020年9月底到2022年6月初,确切地说是2022年6月3日下午1点,我从悉尼的公寓出发,踏上了回家的旅程。

您在悉尼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呢?

我的一天从早上6点45分开始,首先参加一个内部协调会议。然后主持与分包商的会议,安排现场作业的工作组。时而进行机器的实际操作,时而处理电脑上或工作站的组织和技术任务。

下午4点,我与晚班人员召开协调会议,完成作业区域的交接。然后指导晚班人员完成了白天未完成的特殊技术任务。最后,我处理一些白天无暇顾及的技术和组织任务。
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?

我负责的工作有好几个领域,需要细分来说……

在悉尼,我担任分包商协调员。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分包商的技能组织现场作业组、协调安装过程以及解决出现的问题。我负责与其他专业协作执行计划,包括许可证和人力登记的现场管理,物流协调和质量保证。我的职责还包括现场设备调整的技术统筹,以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。

Sydney Opera Concert Hall PXL 20201013 010040357 Large©WaagnerBiroStageSystems

物料运输

您如何看待在澳大利亚的时光?

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极具启发性,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对于应对未来挑战大有裨益。那段高强度的工作岁月,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显著推动了我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。我历经重重挑战,成就了今天的自己。对这一路上获得的宝贵经验,我心存感激。

做这个项目时,您个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长时间背井离乡无疑是最大的挑战。此外,负责当地员工的纪律管理和技术领导也并非易事。

作为部门主管,您能将哪些在澳大利亚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您的同事们?

处理复杂任务时,务必牢记基本原理,从基础入手。分步骤有序处理各项工作,顺利完成各个计划。不害怕犯错,勇于从错误中学习,以之为荣。

您作为设计工程师飞往悉尼,后来又以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返回维也纳.恭喜您升职!

您对此有什么感受?

非常感谢您的祝贺!对于此次升职,我深感荣幸与感激。作为一名设计工程师从悉尼回国,如今在维也纳担任部门经理,对我而言是不可思议的职业历程。尽管当时挑战重重,但我也从中收获颇丰,成就感满满。我期待继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领导团队,为部门的成功贡献力量。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振奋人心的阶段,我已准备好承担责任,迎接更多新挑战。

Sydney Opera Concert Hall CH AT 15 Large©Evolving Picture
Sydney Opera Concert Hall CHA L4 22 Large©Evolving Picture

新型反声罩能带来更均衡、逼真的音效体验/ 自动化舞台架(配有座椅车台系统) ©Evolving Picture

Victoria Knitschke image©Waagner-Biro Stage Systems

Victoria Knitschke

作者

Angelika Albert-Knaus image©Waagner-Biro Stage Systems

Angelika Albert-Knaus

作者

7/14/2025

Waagner Biro Stage

您或许也感兴趣